返回

新闻详情

首页

准备去美国读本科考试方面要注意哪些?美国留学更应该关注哪些因素?

准备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安排SAT和TOEFL考试,要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高三开始的时候,你已经考完了托福和SAT;二是你TOEFL、SATI要各参加了两次、SATII只参加了一次。由于考试的偶然性以及对复习时间的要求较高,绝大部分同学TOEFL和SATI都考了不止一次,而第二次的成绩往往有提升。

准备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安排SAT和TOEFL考试,要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高三开始的时候,你已经考完了托福和SAT;二是你TOEFL、SATI要各参加了两次、SATII只参加了一次。由于考试的偶然性以及对复习时间的要求较高,绝大部分同学TOEFL和SATI都考了不止一次,而第二次的成绩往往有提升。

立思辰留学表示,先谈TOEFL,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是我们必考的。新TOEFL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个全方面的考核,因此一旦有了留学美国的想法就应该马上开始TOEFL的学习和准备。建议你用高一的时间学习托福,尤其是高一寒假要突击学习,在高一结束前参加头次托福考试,如果成绩不理想就利用高二前的暑假再次突击并于高二开学后不久进行第二次考试(如果成绩依然不理想,还有时间让你继续复习提高)。

再说SAT,SAT考试相当于美国高考,尽管中国大陆目前尚无SAT考点,因此很多美国大学可以免除中国大陆申请人的SAT考试,但SAT考试对于能否进入美国顶尖大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有条件者一定要参加。前面建议用高一的时间来学习托福,那么从高一放暑假开始就是我们建议你学习SAT的时间了。这个暑假的复习将会至关重要,复习好了你就能参加高二上学期10月至次年1月的SAT考试,如果成绩不够理想,那么请在高二寒假继续努力并参加高二下学期5月的SAT考试,同年6月可参加SATII的考试。

美本申请AP和IB哪个更具优势?

美国高中AP和IB课程,哪一个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先总结一下它们的特点,如下:

如果对于家庭来说,需要较大的灵活性,AP在这方面要比IB好太多。IB是一个植根于11、12年级的课程体系。除非你的孩子马上就进入这两个年级,否则是不会被允许上IB的;如果你是11、12年级的学生,你要在AP和IB间做选择,IB是更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是它比AP更多地强调写作。

在美国,只有IB课程和私立学校会坚持要求高中生写重要的研究论文。大学招生办主任对两者都同样的喜爱并且平等看待。一个参加了12门AP的学生也许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展现他对活动更进一步的热情。接着,我们再看详细的分析对比。

AP课程介绍

AP是AdvancedPlacement 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大学预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赞助和管理、让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的大学课程,相应的考试称为AP考试。

学生在AP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将获得AP优异奖(APScholar Awards)。AP优异奖分5个档次,难度由低到高分别如下:

1)AP Schola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三科或三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的学生

2)AP Scholar with Hono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四科或四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25分以上的学生

3)AP Scholar with Distinction: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五科或五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5分以上的学生

4)State AP Scholar :由华盛顿特区及美国境内各州各自选出两位参加过AP考试并符合3分以上的AP考试成绩较多而且考试平均分数较高(需高于3.5分以上)的两位学生(男女生各一名)

5)National AP Scholar:颁发给美国境内所有参加AP考试的学生中,有八科或八科以上成绩超过4分,且平均分数在4分以上的学生

这些奖项提供给在AP课程及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虽然除了奖项的证书以外,不提供奖学金,但这个奖项的纪录将会随AP考试的成绩一并送到准备申请的大学,作为申请文件之一,所以该奖项会对学生申请大学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AP课的重要性,美国大学理事会一直关注着AP课的发展和作用,并努力尝试创新和提高。就在今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推行了AP课的改革,新的AP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稳固掌握、淡化考试中对公式的死记硬背和生硬套用。

IB课程介绍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 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的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中11和12年级),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for Life(终生的教育),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少年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IB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学的较后两年,通过两年的扎实教育,培养出受全球大学认可并优先录取的精英型人才。

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是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在世界各地,学生在IB体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考试。一年两次(北半球于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试卷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属性各自完全相同。试卷的批阅及考生成绩的公布也由IB总部集中处理并同时放榜。

问题一:AP/IB课有多重要?

较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也比较好。

正如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所说,“学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较好预测指标是学生选修的AP/IB课和AP/IB考试成绩”(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 而SAT的成绩高低,和在大学的表现关系不明显。这使得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AP/IB。

所以,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等顶尖大学时,AP/IB课程的作用可谓是非常的大。事实上,AP/IB课程高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联盟大学把其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标准。

AP/IB课程考试已经成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敲门砖。从前,只要修了大学课程,就会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如今,上AP课程只会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没有上AP/IB而申请名牌大学的高中生,反而被认为不正常。

AP课程的重要性还具体表现在:

1)增加GPA成绩。平均每门AP课程成绩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前面已经说过,GPA恰恰是美国名流大学录取学生是的首要考虑要素。

2)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较好证明。在美国,选修AP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通过荣誉课程,而进入荣誉课程的学生又必须先过普通课程。所以,有资格选修AP课程本身就表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是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较重要指标。AP课程是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比高中普通课程内容难度增加很多。因此,美国顶尖大学能够比较有把握地从学生在高中是否选修AP课,选了多少门AP课,AP课的考试成绩中,判断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4)可以转换成大学学分,以便提前毕业,或在大学选修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另外,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学费:在美国,获取一个名校的大学学分大约需要1000美元,一门AP课程可以转换成三到六个大学学分。所以,学生在高中期间选修的一门AP课程有可能转换成三到六个学分,为父母省下3000到6000美元。

问题二:AP课和IB课有何区别?

仔细对比一下,AP课和IB课之间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IB课必须要在有IB节目的学校才能选修,学生学完如成绩合格,就能获得文凭。AP课则是大学的一些课放到高中,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去学习。AP课的选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AP课选修;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甚至可以在家自学,较后参加AP考试。

2.高中IB其实是四年的学制,头两年是pre-IB, 后两年是IB,没有头两年的pre-IB, 就不能进入后两年的IB。AP课则没有选课时间的限制。

3.IB学业里面包含AP课程,反之不然。

4.AP课考试既有多项选择题,也有小短文,大概各占一半,考试满分为5分;IB课考试形式以写小短文为主,很少有多项选择题,考试满分为7分。

5.IB课程涵盖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而AP课则是提供单一学科的强化学习。所以,从单科讲,AP课比IB课更深些;从整体讲,则IB课比AP课更难些。

6.IB课程面广,写的东西多,工作量大,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IB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技巧。而AP课程允许学生只选修他们较强的科目,从而可以不影响他们的平均成绩。

7.AP课重在知识的传授。IB课程则文理并进,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每一门课程都十分注重研究过程的训练, 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IB通过大量的课外和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问题三:大学录取中,AP课和IB课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很困惑地问过这个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有误解。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直被误传着这么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IB难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所以大学招生时,IB课比AP课更有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这样的观点较初出自部分教IB课的老师,后经以讹传讹,逐级放大。

IB和AP课程及成绩更多的说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挑战精神。名校更看重学生是否行之有效地、较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挑战自己,并取得好的成绩。为此,大学招生官会要求高中升学顾问注明申请者的课程组合,跟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比,是属于“较具挑战性的”、“很具挑战性的”、还是“稍具挑战性的”。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特别灼灼闪光的其它亮点,那么只有课程组合难度“较具挑战性”的学生才会被顶尖大学所考虑。而足够数量的IB课和AP课都属于“较具挑战性的”。

所以,美国名校录取时无所谓更看重哪个成绩,IB和AP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这些成绩只是敲门砖,更多的还是要看孩子的软实力。

美式“娱乐活动”的重要性

说起美国高中的联谊会,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它是一种混乱的、有酒精的、喧闹的娱乐性活动,其实,现实完全相反,美高联谊会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健康”。

1、被误解的美高联谊会

我们经常会在美剧里,尤其是美国校园青春题材类电影里看到美国高中生活的精彩,目光总会被各式各样的联谊会、舞会party所吸引,那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曾在美国高中乔特罗斯玛丽中学就读的Allen老师今天就为我们详细的介绍美高的“真实联谊现状”。

在美高,联谊会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叫Dance,一种叫Ball ,都是舞会的形式,有一些是学校自己组织的,也有一些就是学校和学校之间联合组织,可能是同一个区域的所有学校联合,所以会出现几百到上千人的“壮观”联谊现场。

Dance 每个月有一次,在男女学生比例不是很协调的学校或者单性别学校,会更多的组织这种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舞会。

Ball 相对于Dance更隆重和正式一些,Ball是社交性的舞会,人更多,更热闹,而且Ball主题繁多,Masquerade Ball (假面舞会)、Summer Ball(夏日舞会),开学还会有Year 12 School Ball。

经常是几个学校会多次组织这种联谊舞会,学生们很快就认识了,很多不同学校的学生就因为联谊在一起而结下深厚的友谊。

跟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不同,美高的舞会不仅仅是跳舞、展现自己的个性,更多的是学习交流。

对,你没看错,是交流。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看别的同龄人都在学习什么,玩耍什么,互相交换自己的生活趣事和感悟思考,舞会更像是一个窗口,让学生摆脱了网络,开始面对面的沟通,在美国,这是一件极其美妙又普遍的事情。

说舞会,就不得不说下Senior Prom (毕业舞会)。

我们会不由的想到《暮光之城》里男女主在舞会相视的名场面,《绯闻女孩》里奢华又豪气的舞会装扮,《摩登家庭》里暗恋Alex的小男生无比执着地邀请她参加Prom,《成长的烦恼》里Mike烦恼的是如何从两个舞伴中挑一个而不得罪另一个...全是社交场面。

Senior Prom 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对于美高生来说,是人生不可忽略的一项大事。

Prom的传统程序是,男生要提前几个月努力邀请到女生当自己的date (舞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男生平时的社交能力了,如果这个男生高中四年都没怎么参加过联谊会,社交圈窄,那他就很可能邀不到女伴。

男同学花样百出的邀请方式

对于许多美高生来说,Prom是他们头次参加如此正式且具规模的成人式社交活动,对他们步入成人世界的影响非同小可,大部分美国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参加毕业舞会。

2、从联谊会看美国派对文化

Prom之所以受美国主流社会重视,以至于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名片,与美国成熟的派对文化不无关系。

美国人很喜欢搞派对,聚集式、家庭式、宴会式,名目众多,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有派对这种文化,各种联谊会、大小舞会、party是校园生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孩子们的成长中离不开各种大小聚会。

像很多美国大学生会定期举办泳池派对,大家聚在一起做的更多的并不是游泳,而是单纯的聊天,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美国的这种派对文化,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积极沟通和交往的态度,也让我们明白——这就是美国社会,一个以社交为核心的社会。

美国校园同样如此,在美国崇尚的精英教育中,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 Social 能力和情商能力,学校每月组织的联谊会,就是鼓励孩子去社交,去结实新的朋友,因为美国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

在美高课堂上,老师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时欢迎反对老师的观点,你去看美高的任意一堂课,课堂的积极度让人羡慕,学校培养的是学习+社交型的高情商人才,并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美国某幼儿园“情感能力调查表” 关注孩子的社交状态和社交能力

在美国,会社交才能更接近成功。

我们看现任总统Donald Trump的社交能力,再看历届Presidential Debate,都无一不说明美国对社交能力的重视,所谓能说者能赢,一个不主动社交的人,他在美国政治生涯绝对是惨淡的。

而且在美国上大学、找工作都离不开自己的交际圈,社交能力就是在美国生活的核心技能。

3、美高联谊会背后还有一套成熟的情感教育体系

· 中国留学生的社交现状

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新的语言与社会环境中,害怕跟美国人沟通,会容易形成独来独往的状态,有时还会不自觉想要逃避,周末大多数时间不去联谊不去社交而是在宿舍打游戏,而且还是跟中国人一起打游戏。

每天除了在课堂上用美国课本之外,其余时间完全在用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做美国学生!

· 美国社会成熟的情感教育体系

我们中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被动型,被动的学习、被动的社交,害怕讲英语会丢脸,害怕热脸贴冷屁股,这种性格下很容易把联谊当成是一种负担。但其实美国是很包容的,大多数美国人性格开朗易交往,尤其美国的小孩很喜欢结实新的朋友。在社交方面,中美学生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

其实背后是一整套美国社会成熟的情感教育体系!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高中生达到十七八岁的年龄,已经有了自己更加成熟的认知体系和社交能力,他们会更倾向于用成熟的情感方式对待小孩。

一项来自Buzzfeed网站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超过16岁,就可以独自出门约会了。

所以美国家长会认为,小孩在Prom舞会邀请舞伴是一件值得鼓励和大张旗鼓去做的事情。相反,因为孩子恋爱这种事情没有被视为洪水猛兽,如果家里孩子迟迟没有异性朋友,家长还会担心,自己孩子是不是有社交障碍。社交其实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词,这里面有孩子的着装、礼仪、谈吐、情商、肢体语言等等。

联谊会代表着一种正式的场合,而我们中国学生普遍缺少在“正式场合”的锻炼。平时在学校就穿宽大的校服,有的女生到了18岁还没有一双高跟鞋,有的男生过了20岁都没有穿过正式西装。而美高的联谊会就会强迫孩子去了解礼仪规范,学会打扮自己,迈出破冰的一步,无疑是对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种全方位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