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闻详情

首页

曾负债100万远赴哈佛深造,詹青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最近《奇葩说》正在热播,第六季中有一期许吉如和詹青云开杠环节堪称“神仙打架”。辩题是“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许吉如告诉我们,精致是改变的步,但是你不去做“精致”这件事情,你就无法改变后面“穷”这个事情。所以精致是鞭策自我的一种“仪式感”。

最近《奇葩说》正在热播,第六季中有一期许吉如和詹青云开杠环节堪称“神仙打架”。辩题是“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许吉如告诉我们,精致是改变的步,但是你不去做“精致”这件事情,你就无法改变后面“穷”这个事情。所以精致是鞭策自我的一种“仪式感”。

詹青云的观点则更为清晰,精致穷不是真正的精致,你只是在跟风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对于精致的定义。如果你接受了诱惑,最终收获的并不是真正的精致,收获的只有穷的结果。


二人的battle,可谓是精彩绝伦,但相较之下,还是詹青云的说法对我更有说服力。看完节目后,我对詹青云进行了深入了解,得知她曾背负100万的天债远赴哈佛深造,我的内心只有震惊!但震惊过后,就是沉思,为什么她为什么能上哈佛?

幸运的孩子:老师眼里的”笨猪“,妈妈”卦象“中的名!

其实詹青云读小学时,成绩很不好。在她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笨猪“,并且有一些老师会当着她的面告诉她的妈妈,这个小孩儿以后没什么作为,趁早让她去读技校吧。

无论女儿在学业上的表现如何,妈妈都会不急不慢地用她独特的“算命式鼓励法”,来给女儿加油打气。“妈妈给你算过了,到了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妈妈重新算过了,成为年级的时间,就在初一。”

一次次“算命”,又一次次落空之后,终于,高二那年,詹青云真的成了年级第1。

詹青云的逆袭是一种偶然吗?

其实并不是,这是一种必然。这都源于父母的鼓励式教育,为詹青云打造了一个造梦空间,她可以在里面“做梦”。她的父母从不催促她,并且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她的爱好。就像她爱看闲书,这种爱好可能在普通家长中是浪费时间。但是她的妈妈会给她自由,以爱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她。妈妈从不催促她学习,会让她泡在图书馆里把书看个够,允许她做自己的“梦”。

不标准的好学生:放荡不羁的灵魂,真正的软实力

即便后来成为了年级,她也不是那种遵守规矩的标准的好学生,反而十分不安分。在校时会旷课参加辩论赛,假期时不去实习,反而去开旅社,去支教,去做义工。

相较于传统的学霸,她并不是定义中的优秀,而是打破常规的,放荡不羁的灵魂。她从来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学自己爱学的,做自己爱做的。在不断地发展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

多变但专业的学生:并非从一而终,跨专业不代表不专业

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法律,她只学自己想学的。詹青云来到香港读书后,觉得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商业都市,应该“入乡随俗”学些商业、经济之类的学科,最终入读经济系。本科毕业之后,她顺从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留在中大攻读政治PHD。

这些专业选择看起来并不是很“专一”,但这并不代表她不专业。就像她最终要学习政治的时候,是因为一段贵州某县政府的实习经历,让她感受到了许多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故事。这些事情非常的有趣并且引人深思,所以她最终才会学政治。

所以,詹青云是一个有知识又有趣,聪明而又有立场,坚定而不显强势的人。那哈佛这类的名校,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哈佛青睐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机器,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孩子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曾经表示:“成绩当然很重要,但哈佛需要一个能够全面发展的孩子。学业方面表现优秀,但除此之外,能够展示的东西却非常少。而我们所需要的学生,除了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健全的人格,甚至是具有影响力和领导能力的孩子。哈佛不需要学习机器。”

所以哈佛这类名校需要的孩子,并不是考试机器。而且学生要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仅仅关心自身的专业领域也是不足的,也要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社会需要的学生:创造性的、多维度的、复合型的人才

曾经有个“伤仲永”的案例:神童13岁上大学,17岁中科院硕博连读,只因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应不了研究院的模式而惨遭退学!为什么往日神童会跌下神坛呢?因为从小他的母亲就怀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教导他,让他成为了读书机器,与社会脱节,导致最后被学校和社会所淘汰。

所以不仅仅是国外像哈佛这样的名校,现如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也逐渐完善,仅仅靠成绩说话的时代已经逐渐改变。我们未来是怎样的,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成长。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多维度的、复合型的人才。

感谢阅读,有不一的看法欢迎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