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闻详情

首页

华尔街 “人才清单” 曝光!2025 投行 TargetSchoolTOP 榜,这些院校手握入场券

近期,北美教育研究机构CollegeTransitions基于LinkedIn超2亿用户数据,分析了16家顶级投行(含高盛、摩根大通等)约10500名分析师的本科背景,发布了2025版《华尔街与投行最青睐的美国大学》榜单。这份榜单不仅揭示了投行招聘的“名校偏好”,更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方向。

近期,北美教育研究机构CollegeTransitions基于LinkedIn超2亿用户数据,分析了16家顶级投行(含高盛、摩根大通等)约10500名分析师的本科背景,发布了2025版《华尔街与投行最青睐的美国大学》榜单。这份榜单不仅揭示了投行招聘的“名校偏好”,更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方向。

两大榜单透视:绝对数量与效率的双重较量

榜单从两个核心维度呈现结果,既展现了高校投行人才输送的“规模优势”,也凸显了“小而精”院校的“效率优势”。

榜单1:按校友人数绝对值排名——规模为王

该榜单以“投行在职校友总数”为核心指标,反映了高校在投行领域的“人脉基数”。排名前三的院校优势显著:

纽约大学(NYU)以386名在职校友稳居,其顶级雇主依次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花旗,依托纽约的地理优势,成为投行人才输送的“绝对主力”。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以296人位列第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是其校友最集中的雇主,理工科与商科的结合为学生加分不少。

康奈尔大学以279人排名第三,高盛是其校友首选雇主,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强势为学生进入投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前25名中既有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也有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排名11)这类公立院校,后者凭借贴近华尔街的实习资源,成为“性价比之选”。

榜单2:按招生规模调整后排名——效率制胜

若剔除“招生规模”的影响,“小而精”的院校优势瞬间凸显,这份榜单更能反映高校“人均投行输送率”:

哥伦比亚大学逆袭登顶,尽管绝对人数259人不及NYU,但考虑到其本科招生规模,人均进入投行的概率远超其他院校,摩根士丹利、高盛是其核心雇主。

耶鲁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两所院校均以“精英教育”为特色,校友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顶级投行的集中度极高。

文理学院表现亮眼,阿默斯特学院(排名10)、威廉姆斯学院(排名11)等院校,虽绝对校友人数较少,但凭借小班化教学和优质人脉资源,成为投行“小众输送通道”。

非TargetSchool逆袭:四条路径打破“名校壁垒”

并非只有进入TargetSchool才能叩开投行大门,每年都有大量非目标校学生通过精准策略实现突破,核心路径可总结为以下四条:

1.升学跳板:借硕士项目实现“学历跨越”

选择对背景包容性强的硕士项目,是快速贴近投行的有效方式。例如哥伦比亚大学ERM(企业风险管理)项目、纽约大学会计硕士项目,均接受不同本科专业的学生申请,且校友在投行的认可度极高,能帮助学生快速弥补“本科院校差距”。

2.履历破局:从“小平台”积累核心经验

不执着于一开始就进入顶级投行,而是先从小型券商、精品投行或企业投融资部门起步。在这些平台中,学生能更快接触到项目核心工作(如财务尽调、模型搭建),积累真实案例经验,后续再通过“跳槽”进入目标投行,这种“阶梯式上升”路径在行业内十分常见。

3.主动连接:用人脉打开“隐形通道”

投行招聘中“内推”的权重极高,非目标校学生需主动搭建人脉网络。可通过LinkedIn搜索投行在职分析师(尤其是同校校友),发送简洁的自我介绍与求职意愿;也可尝试发送“ColdEmail”,说明自身优势与对岗位的理解,争取面试机会,很多时候“主动”能打破院校带来的“隐性偏见”。

4.硬核补技:用专业能力“征服技术面”

投行技术面试对财务建模、DCF(现金流折现)、LBO(杠杆收购)等技能要求严格,这也是非目标校学生的“突破口”。可通过线上课程(如WallStreetPrep)、实战案例练习(如模拟搭建公司估值模型),熟练掌握核心技能,在面试中用“硬实力”证明自己,抵消院校背景的差距。

起点不决定终点,规划与执行才是核心

2025投行TargetSchool榜单虽揭示了“名校优势”,但并非划定了“职业天花板”。无论是选择进入TargetSchool深耕资源,还是以非目标校为起点主动突破,更早的职业规划、更强的执行力,以及对核心技能的持续打磨,才是在投行领域长期发展的关键。